局部镀铜是指在基材的特定、预设区域,通过电化学或化学方法选择性沉积铜镀层,而其他区域则保持原始状态(绝缘或具有不同功能)的工艺。
局部镀铜技术之所以不可或缺,源于其以下几大突出优势:
1. 精准的功能分区与图形化
优势解读: 可以在单一基板上精确制造出复杂的电路图形、接点或导电区域,这是印刷电路板(PCB)制造的基础。
价值: 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、高密度化和高性能化,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石。
2. 极佳的成本效益
优势解读: 仅在最需要的地方使用铜,避免了贵金属的浪费。这对于大面积基板或昂贵材料(如柔性聚合物薄膜)尤为重要。
价值: 显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,特别是在大规模生产中,效益巨大。
3. 优化的性能与可靠性
优势解读: 通过局部增厚导电路径,可以承载更大电流,降低电阻。同时,避免了非必要区域的铜层,可以减少信号串扰和分布参数的影响。
价值: 提升了产品的电气性能(如电流容量、信号完整性)和长期可靠性。
4. 增强的设计灵活性
优势解读: 解放了工程师的设计空间,允许在三维曲面、异形结构或微型部件上创建导电路径。
价值: 为创新产品设计(如可穿戴设备、微型传感器)提供了可能。
5. 环保与减材
优势解读: 通过减少铜、化学品和能源的消耗,从源头上实现了绿色制造。
价值: 符合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。
主要应用领域
印刷电路板制造:
应用: 这是局部镀铜最大、最核心的应用。用于形成线路、焊盘、孔金属化等。
要求: 极高的精度、均匀性和可靠性。
半导体封装与集成电器:
应用: 晶圆级封装(RDL-再布线层)、凸点下金属化、硅通孔填充。
要求: 超精细线路、高深宽比填充能力。
柔性电子产品:
应用: 柔性传感器、射频识别标签、可穿戴设备天线。
要求: 可在柔性基材上实现图形化。
电子元器件:
应用: 连接器端子、引线框架的局部功能增强。
要求: 良好的结合力与导电性。
航空航天与军工:
应用: 波导腔、天线等特殊部件的局部导电化处理。
要求: 高可靠性,适应复杂三维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