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镀层之所以不可或缺,源于其独特的综合性能:
极佳的导电性:
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,是制作导电路径的理想材料。在印刷电路板(PCB)中,镀铜是形成导线和孔金属化的唯一选择。
优异的导热性:
能快速传导热量,适用于需要散热的场合,如金属基板、散热片等。
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:
铜层柔软,不易脆裂,能承受后续的弯曲、冲压等机械加工。
经济性:
相对于金、银等贵金属,铜的成本要低得多,是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平衡的最佳选择。
作为完美的打底层:
铜与多种基材(金属和非金属)都有良好的结合力,并且能为后续镀层(如光亮镍、锡、金)提供平整、致密的基底,减少贵金属的消耗,并增强整体镀层体系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。
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应用:PCB的连续镀铜
在印制电路板制造业,连续镀铜有其独特且至关重要的工艺,主要针对柔性覆铜板 或卷对卷PCB基板:
化学沉铜: 对于绝缘的基材(如聚酰亚胺),首先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在孔内和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导电铜层,这一过程称为“化学沉铜”或“PTH”,使绝缘基材金属化。
卷对卷电镀: 随后,将金属化后的柔性板送入连续电镀线,通过酸性硫酸盐镀铜 将孔内和表面的铜层加厚到规定要求,确保导通的可靠性和载流能力。
主要应用领域
连续镀铜材料无处不在,是工业的“血液”:
电子元器件与引线框架: 作为导电基体或打底层。
印刷电路板: 形成导电路径和孔金属化,这是其最大、最核心的应用。
建筑与五金: 用于钢带、钢丝,作为装饰性或防护性底层(后续常镀镍铬)。
电力与能源: 电池的连接片、导电排等。
电磁屏蔽: 在塑料壳体上镀铜,提供电磁干扰屏蔽。
1.电镀铜用于铸模,镀镍,镀铬,镀银和镀金的打底,修复磨损部分,防止局部渗碳和提高导电性。
2.在印制板过程中,铜镀层有两种作用:一种是全板电镀铜,保护刚刚沉积的薄薄化学铜,防止化学铜氧化后被酸浸蚀掉,通过电镀将其加厚到一定的厚度,通常为20um以上,也叫一次铜。另一种是图形电镀铜,将孔铜和线路铜加厚到一定厚度或作为镍的底层,通常厚度为100um以上,也叫二次铜。
3.硫酸体系镀铜药水,具有高酸低铜特点,有极好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,镀后的铜层有光泽性。
4.含有氰化亚铜、氰化钠和碳酸钠等成分的碱性电镀液中,进行碱性(氰化物)镀铜。为了获得较厚的铜镀层,可先将镀件进行碱性镀铜,再进行酸性镀铜。
5.焦磷酸盐、酒石酸盐、乙二胺等配制的无氰电解液。焦磷酸盐电解液已被广泛采用。
板材选镀铜: